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CN53-0004 中共曲靖市委主管主办曲靖日报社出版广告热线:(0874)3315250






2025年01月10日

曲靖“五张名片”系列报道:红色沃土 (二)

让红色故事常讲常新

本报记者张亚玲 雷朴理 文/图

会泽革命历史纪念馆。

赵腾龙在整理档案资料。

近年来,曲靖市深度挖掘本土的红色资源,深入推进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擦亮“红色沃土”这一城市名片,让红色故事在新时代常讲常新,走进千家万户。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共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赵腾龙与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秦明禹,探寻红色资源背后的传奇故事,解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长远规划蓝图。

据中共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赵腾龙介绍,曲靖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灿烂的红色历史,是云南省最大的革命老区,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沃土。早在云南中共领导机构创建仅仅4个月之后,1927年7月,曲靖就创建了云南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东川(会泽)支部,领导人民在会泽筹建“云南救贫义勇民军第一师”,在陆良组织发动震惊全省的“陆良暴动”。

抗战时期,曲靖大规模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广大人民共御外敌,为抗战胜利铭刻不朽功勋。闻名遐迩的“飞虎队”在沾益飞机场驻扎作战,周建屏将军勇赴平型关浴血奋战,桂涛声创作的《歌八百壮士》《在太行山上》等歌曲如战斗号角,鼓舞全国人民士气,周时英更是血洒疆场,英勇捐躯。

在解放战争时期,曲靖先后创建了滇东北地委、弥泸地委、罗盘地委、滇北地委以及各县党组织,领导滇桂黔边区几十个县的革命斗争,统战工作开展卓有成效,全面发动人民群众,建立了罗平钟山、沾益播乐、陆良龙海山等革命根据地,组建了边纵三支队、六支队和罗盘支队等2万余人的人民武装队伍。西进部队转战八千里,滇桂黔边纵队解放了91座县城,为云南乃至全国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漫长艰辛的革命斗争岁月中,众多曲靖籍革命先驱心怀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舍生忘死。罗平县钟山乡的任学源便是其中的光辉典范。他生于1918年,自幼渴求知识、追求社会正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求学于多所学校,因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遭校方开除。后返回家乡投身教育,培育革命火种,1948年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任学源的一生是革命和战斗的一生,他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曲靖无愧于“红色沃土”之名,红军长征两度途经此地,留下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珍贵的革命文物和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回溯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砥砺奋进新时代。

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秦明禹表示,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红色文物普查工作,为红色资源的后续利用和进一步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成功完成92处革命遗址的数字化建档工作,并通过修缮老宅、建立纪念馆等多种方式,对这些珍贵的革命遗址进行了实体保护。

曲靖市还巧妙融合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精心打造红色文化第一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特色项目,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秦明禹说:“目前,我们依托红色资源建立的AAA级以上的景区有2个,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被列为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同时,我们还打造了5条省级示范线路。应该说,红色旅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以宣威虎头山红军村的建设为例,近些年来,我市先后投入了近5000万元的资金,把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未来红色旅游的一个新热点。”

秦明禹透露,曲靖市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着清晰且长远的规划蓝图。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全力助推曲靖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吸引更多人前来感悟这片土地的红色魅力,传承红色基因。

秦明禹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完善红色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其吸引力与教育功能。同时,深入开展红色资源的研究与整理工作,挖掘更多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让曲靖的红色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 2025-01-10 本报记者张亚玲 雷朴理 文/图 曲靖“五张名片”系列报道:红色沃土 (二) 1 1 曲靖日报 content_30535.html 1 让红色故事常讲常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