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尹永权 通讯员周顺坤 曾晓倩) 会泽农商行围绕做足县域“土特产”文章的目标,创新服务模式,推出特色金融产品,一季度投放春耕备耕贷款3.95亿元,为高原特色农业注入强劲动能。
上村乡大河村委会李家村小组的稻鱼养殖喜获成功,正是“党支部+合作社+农商行”模式结出的硕果。会泽农商行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代发工资、收单结算等基础服务夯实产业根基,并以超千万元的信贷支持冷水鱼产业升级。
如今,这里的鲟鱼鱼子酱远销海内外,带动当地2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2.4万元。“从鱼苗投放到加工销售,农商行的服务始终相伴,着实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云南阿穆尔鲟鱼集团上村基地负责人说。
“上午申请,下午到账。”在鲁纳乡镜乐种植基地,负责人桂进乐为会泽农商行的速度点赞。面对企业扩产资金缺口,该行量身定制无抵押贷款方案,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快速完成审批放款。这不仅让该基地300亩西蓝花得到及时播种、移栽,还通过“基地+农户”模式,向当地脱贫户免费发放种苗,并保底收购,让农户吃上增收“定心丸”。
在牛栏江畔的马路乡水口村,千亩樱桃青果挂满枝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金融支持“硬核密码”成了当地群众的“增收密码”。会泽农商行创新“整村授信”模式,今年为水口村59户果农授信674万元,从土地流转到智慧滴灌系统安装全程护航。
客户经理的移动办公包成了“田间服务站”,现场办理贷款、指导农户操作手机银行。随着冷链仓储中心和观光栈道的建成,这里的樱桃产业正向着“种植+加工+农旅”的发展方向迈进,预计年综合产值将突破1600万元。
作为扎根本土的地方金融机构,会泽农商行副行长李发稳表示:“我们正构建‘一产业一专班’服务机制,未来将探索农业产业链数字金融新模式,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每一寸热土,助力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数据显示,会泽农商行涉农贷款占比持续保持在85%以上,近三年累计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9家,为县域产业持续发展和优化升级提供了坚强保障。